与跨越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同年出生,却比宋美龄晚去世13年的四川成都天府新区119岁长寿老人付素清,今年9月4日上午永远地长眠在了她勤劳耕作40余年的屋后山坡上。就在去世头一天晚上,她还吃下平生最后两块回锅肉,更怜惜地给刚从外面回来的曾孙冷在军扇扇纳凉。
“曾祖母能活这么大年纪,见证中国半部近代史,除了她本身身体好,心态健康外,也与我83岁的老祖母形影不离地给她端茶送饭,同床伺候有关。”冷在军5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在他看来,老祖母40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换来了曾祖母的健康长寿,也带头践行了孝老敬老的良好家风。
一生节俭
老人总是头戴蓝色头帕、一身粗布衣服打扮,也不爱后辈给自己做新衣服
昨日上午8:35,世界最长寿女性——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前进村9组的119岁付素清老人在家中辞世,就在今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十九,付素清老人刚刚过了119岁生日。
付素清老人的曾孙女冷婷(第四代)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按照风俗,老人将于今日出殡,因事发突然,远在外地的亲人不能赶到,送老人最后一程。
昨晚11:30,前进村9组的农家小院里头依然亮着灯火,“克勤克俭辛劳一生世,慈母慈心养育儿孙”,门口贴着挽联。付素清老人的灵柩就放在堂前“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的牌下。桌上摆放了她的肖像照,是去年从身份证上弄下来的。十余名男女在屋门口烧纸,他们是付素清老人的二、三、四代后人。“都是从成都周边赶回来的。”曾孙女冷婷告诉记者。
3日早上8点过,女儿徐淑华像往常一样叫老人起床吃饭,老人拉着她的手,艰难地坐了起来,却久久地站不起身。“吃饭啰。”徐淑华说,而老人却两眼无神地坐在床边,“不想吃。”
徐淑华没有强求,毕竟,这大半年来,母亲的食欲一直不好,“硬要她吃,她还要发脾气。”就在家人吃饭期间,曾孙女冷婷看到,老人突然倒了下去,一家人赶紧跑过去。“当时她眼睛睁着,也不动,过了一会儿,就没有呼吸了。”
虽然家人早有心理准备,但老人的去世,还是让人感到很突然。“前一天,还感觉她精神不错。”曾孙冷在军说。9月2日,在成都工作的他趁周末回家看望祖祖,付素清和平时一样,坐在卧室外,见曾孙坐在门口,她嘀咕道:“外面非热的,坐进来一点。”冷在军笑笑,走到老人身边坐下,“她就用手里的扇子给我扇风。”
其实,那天的气温并不高,但见祖祖难得精神不错,冷在军没有拒绝。当天晚饭,付素清胃口不错,“吃了两块炖肉,还吃了小碗米饭。”就在冷在军准备给她再夹一块肉的时候,老人拒绝了,“不吃了。”随后,老人将肉夹回盘子里,“莫浪费了。”
身体大不如前坐一会就要睡觉
8月21日,付素清刚刚过了119岁生日。寿宴上,后辈们向她祝贺、敬酒,老人只是点点头,连举杯的力气也没了,而在去年的寿宴上,她还能抱起玄孙女。
119岁生日当天,付素清没有吃她最爱的回锅肉,只吃了一小块胡萝卜、两小块火腿,抿了一小口橙汁便喊着要回床上躺着。
“前一两年,她每顿还要吃几块回锅肉。”曾孙女冷婷说,从今年开始,老人胃口就不好了,不吃肉了,饭量不到以前的一半,吃得最多的,就是煮烂的青豆或者蒸的南瓜,“有时甚至啥子都不吃。”去世前一个星期,付素清的胃口更差了,“就只有两三天吃了饭的,还只是一小坨。”
和胃口一同衰退的,还有老人的身体。113岁时,付素清还常爬到家附近的山坡上割草,直到115岁,她的视力开始有些模糊,这才清闲了下来,“不过,有时还要在院子里捆柴”。118岁时,老人依旧保持着自己穿衣洗漱的习惯,不时拄着拐杖到院子里走走。
也是从今年起,老人的腿脚一天不如一天。在她的卧室门口,摆着一把椅子。坐在床边,借着拐杖一撑,一手扶着门框,脚下一步一步挪动到门口,手慢慢地伸到椅子把手,整个身体重心缓缓下移,最终坐下。
从床到椅子,这是她每天走动的最远距离。一坐下,她爱上半身倚在拐杖上,没过几分钟就开始打盹儿。“坐上个把小时,又要回床上躺一下,之后又起来。”冷在军说,这大半年时间,付素清多半的时间都在睡觉。
谈去世前后 近400名亲友送葬
记者:曾祖母生前身体状况怎样?
冷在军(以下简称冷):她的身体自去年开始就不太好了,去华西医院体检,查出肝脏、肾脏功能衰竭。今年以来,她的胃口也大减,最喜欢的回锅肉也不怎么吃了。虽然眼睛因白内障而看不太清楚了,但是她思维意识却很清晰。
去世的几天前,曾祖母身体状态还有所好转。她去世前一天晚上,我从城里赶来看她。她一见我,便热情地招呼说,外面天热,让我进里屋。说着还拿起蒲扇给我扇风纳凉。对此,我很感动,将此拍成了短视频。但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与曾祖母的诀别。
就在3日晚上,曾祖母还罕见地吃了两块回锅肉,接着就躺下睡觉。第二天上午8时许,祖母准备好早饭,到曾祖母卧室叫她起床吃饭,曾祖母说不想吃,但又挣扎着要起来。因她站立不稳,祖母便扶着她坐在床边上。不一会儿,她突然倒在床上。祖母赶紧起身去看,发现曾祖母已经没有了呼吸。
事发突然,曾祖母没能留下一句话,但她走得很安详。
记者:老人后事是怎样安排的?
冷:按照我们当地习俗,曾祖母这么大年纪去世是喜丧,可以停放四五天。但是她一生节俭惯了,从不苛求我们给她买什么东西,也一贯反对铺张浪费。所以为了能使她走得安静些,我们也没有大操大办她的丧事,而是将她尸体停放一天后出殡。
由于时间紧迫,她的60多位后人来了50多个。一些远在外地的后人无法赶回家中,送她最后一程。曾祖母的棺木最后在近400名亲友的簇拥下,葬在了她勤劳耕作40余年的屋后山坡上,长伴早她14年去世的老伴墓旁。
热2016-12-29
热2016-05-20
热2017-01-22
热2017-02-28
热2016-06-14
热20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