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到底是嘻哈有罪,还是PG One有毒?)
这两天,因《中国有嘻哈》走红的PG One,又火了一把。
除了绯闻八卦,还是因为嘻哈。
一首老歌《圣诞夜》,歌词实在辣眼睛,必须打码。
引来了媒体和网友的集体批斗——
违反法律及公序良俗,至少是打了擦边球。
而PG One的道歉,在许多网友看来,有虚应故事之嫌。
有网友吐槽说:好嘛,PG One把锅推给了嘻哈文化和黑人说唱,意思是这事他也是受害者,不能赖他。
那么,到底是嘻哈有罪,还是PG One有毒?
不要误解了嘻哈文化
许多为PG One找理由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论点:嘻哈文化就是要diss,你凭什么不让一个歌手自由地发挥嘻哈文化呢?
diss,是形容嘻哈文化最经典的一个词,是Disrespect (不尊重)或Disparage (轻视)的简写。
说唱者喜欢用唱歌的方式来互相贬低和批判:我看不惯你,就要下嘴狠的来骂你,天上地下我就是最牛。
支持PG One的小伙伴也因此喊冤:血腥暴力、吸毒和性,不正是嘻哈文化的特色?
关于这个问题,必须回顾一下嘻哈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黑人及其他少数族裔在美国的政治地位极端低下。他们生活在种族歧视的大环境下,经济捉襟见肘,失业率高,进学校深造的机会贫乏,更缺少社会地位上升的可能性。
直到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美国爆发了种族危机。
嘻哈文化的摇篮,就诞生于美国曼哈顿布鲁克林区——当时著名的贫民窟。
黑人们特有的言行表达方式和音乐、舞蹈、节奏天赋,创造了嘻哈。他们用嘻哈反对歧视,用嘻哈宣泄不满,用嘻哈表达愤怒。
整个群体受到社会的排斥,除了反抗,必然还有绝望。因此,嘻哈文化自然而然混合有暴力、毒品和性。
因此,当黑人运动成果不明显时,嘻哈文化所呈现出的姿态,是斗争、积极、保持个性的一面。
不要误解了我们对嘻哈的包容
文化是现实的反映,一种文化受到公众的喜爱,必然契合了社会主流的心态。
当斗争年代结束,黑人群体的社会地位慢慢上升,嘻哈文化过去阴暗的一面,已经不合时宜。
对于黑人群体来说,以前不敢想的,现在敢想了。阳光活力、青春活泼,希望被新的社会所认同,成为新的主流。自此嘻哈文化慢慢融入了主流,也不再是美国穷困黑人的代言词。
我们并不反感嘻哈文化。今年的嘻哈文化节目《中国有嘻哈》创下不俗的收视率,正体现了这一点。
嘻哈进入中国,受到中国青年的喜爱,也正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对各种意见的兼容并包。
真正喜爱嘻哈的人,不是它具体唱的什么内容,也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嘻哈精神。
嘻哈是属于年轻人的文化,它真正关注的是人们真实经历的喜怒哀乐。
嘻哈的横冲直撞、直率感性的表现力和力度,表达的是人们反对压迫、张扬个性的自我表达。
嘻哈精神的本质,是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而PG One显然没有理解到这一层面。
以为说骂脏话、随便diss别人、提倡吸毒、侮辱女性就是嘻哈文化,就是嘻哈音乐。
我们善意地看待青年的叛逆,包容带着叛逆心理的文化,因为这或许就是一代代人不断进取推陈出新最初的萌芽。
但包容绝不意味着纵容!
舶来品一味照搬,从来只会水土不服。嘻哈文化,也同时对于我们的国民提出了问题,毋宁说带来了考验。
不要误解了偶像的内涵!
一位公众人物在社会中获得的成绩和利益越多,就越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其中之一,就是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一味去迎合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更不能践踏法律的红线。
偶像不等同于名和利,成为偶像更不能为所欲为!
PG One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身为大众偶像,会起到的榜样效应,以及在当代青少年面前,究竟该去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看到大多数人都在谴责PG One的不当行为,说明大多数小伙伴的智商和道德观还在线。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对“污点偶像”粉转路,“我们不接受偶像有哪些言论和行为”的现象本身,正体现了中国青年对偶像一贯的期待。
尽管每一代中国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偶像,但这些偶像大都是积极正面的:或是文坛明星,或是爱国武将,或是忠臣义士,或是道德楷模。即使是在娱乐巨星成为偶像的当代,我们的青年依旧要求他们的偶像,必须是正能量的。
这样的偶像,不会不尊重生命而拿逝者开玩笑,不会一次又一次践踏法律的边界,不会教唆青年吸毒,不会歧视女性,这都是中国文化的底线。
对舶来文化,我们是开放、包容和敬重的。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从来是应有之意。
如果嘻哈偶像们想在中国继续得到发展,那就必须从传统黑人说唱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中跳脱出来。在中国自有的文化体系、道德观和风尚中,去寻找自己扎根的土壤和精神源泉。
如此,嘻哈有中国,中国有嘻哈。
热2016-12-29
热2017-01-22
热2016-06-14
热2016-05-20
热2017-01-22
热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