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男子血管爆裂险猝死 抢救11个小时转危为安

2017-10-19 12:22:59作者:lhb来源:未知

汕头48岁的市民张先生有7年高血压病史,但他并没有规律服药,血压升高就吃,血压不高就不吃,导致血压经常波动。没想到日前竟因此突然感到胸背疼痛剧烈,全身冒汗难受,家人看到他情况危急立即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确诊张先生为“主动脉夹层(DebakyI型)”,随时可能出现主动脉破裂大出血。病情危急,转诊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历经11个小时抢救,才转危为安。

男子血管爆裂险猝死

张先生的主诊医生心血管外科主任钟志敏表示,张先生的病情确实非常凶险,其主动脉内膜及中层大量粥样斑块,并有多处斑块溃疡形成,在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起始部可见主动脉内膜破口,主动脉夹层自升主动脉根部开始剥离,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延伸至腹主动脉及其远端髂动脉。由于全程主动脉都形成夹层,多处分支动脉也受累及,其中左肾动脉由主动脉假腔供血,导致左肾萎缩,肾功能严重受损……如果不及时抢救,生命危在旦夕。

男子血管爆裂险猝死

钟志敏接诊后,为患者做了“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植入术”,由于患者病情处于急性期,机体应激反应强烈,术中创面大、出血多,手术操作复杂困难,经过11个小时艰难手术,钟志敏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谈到致病原因,钟志敏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到,张先生体型较为肥胖,有近170斤,早在7年前就发现有高血压,最高血压200/101mmHg,然而并没有规律服药,血压升高就吃,血压不高就不吃,导致血压经常波动。

钟志敏提醒,张先生患主动脉夹层与其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病存在一定联系。“每年我们科室都会接诊十多例类似患者,他们中有的高血压患者虽有吃药,但血压控制得不理想,一直非常高,有的则不规律吃药,血压时高时低,长期下去,很容易心衰、血管爆裂、猝死……”

1.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因此,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估计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不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损害时再用药,那时,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3.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4.只服药、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

降压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其中一项便是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