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心内科医生猝死 或因反流性食道炎导致窒息

2017-09-19 09:46:53作者:lhb来源:未知

17日,哈医大一院40岁心内科医生陈彦东猝死,留下了同是医生的妻子和不满一岁的孩子,消息惊动了整个哈尔滨朋友圈。

40岁心内科医生猝死

16日晚11点多,正在医院值夜班的赵继义接到电话后,第一个赶到陈彦东家,他接过120医护人员递来的心电图,看到了一条直线,“彦东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他的嘴角有两道食物喷射留下的痕迹,可能是因为窒息。”赵继义很后悔,陈彦东反流性食道炎已经有半年了,如果再多劝劝他去做个胃镜,他可能就不会……

他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却没救活自己

陈彦东的妻子也是一位医生,她回忆,当天晚上10点多,二人睡觉前,陈彦东还好好的。半个小时后,她发现陈彦东不对劲,“面色青紫,仿佛断了气。”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拨打120,她尽一切努力抢救爱人,却失败了。

40岁心内科医生猝死

虽然在医院天天面对生死,可她从没想过这一刻会发生到自己和爱人身上,他才40岁,他们的孩子还不到一岁。“你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却没救活自己。”从肇东老家赶来的陈彦东的父母趴在儿子床头啜泣。

儒雅医生对谁都好偏偏疏忽了自己

陈彦东出事后,哈医大一院的医生们在微信群里悼念,在大家心中,他是个敬业、儒雅,最适合做医生的人。“陈哥性格内敛谦恭,从不对人大声说话,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他对病人或者同事发过脾气,哪怕别人说的做的再过分,他也没有说一句狠话瞪一次眼的时候。”“其他科室都喜欢让他来会诊。”

“印象里,陈彦东对谁都好,就是疏忽了自己。”赵继义说,科里人都知道陈彦东的胃不好,医生总是吃饭不规律,这是医生的通病,但陈彦东在这半年病情加重,经常反酸、嗳气、打嗝。赵继义说:“上半年我们去三亚医院支援,那边没有这边工作忙,谁都胖了几斤,就他整个人瘦了一圈,特别明显。”

因为陈彦东发作时胸口有烧灼样的疼痛感,他自己诊断为反流性食道炎。“有几次他让我替他做台手术,他轻易不求人,那时候他一定是特别难受了。”赵继义曾劝过陈彦东去做个胃镜查查,可他天天忙,一直没去过。

赵继义和同事推断,陈彦东是过劳,“他之前没有心脏病,但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有很多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往往是因为身体疲惫、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大造成的。而陈彦东如果是因为反流性食道炎窒息而死,病情的恶化也与他近期工作、心理的多重压力不无关系”。

医生工作强度有多大?

2005年,陈彦东来到哈医大一院心内科,每天他都要在7点前到达医院,因为8点进入导管室前,他要查房。除了自己的患者,他还要担心下级医生的患者,加起来30多人他都要亲自看一遍。

8点之后,导管室内,陈彦东作为主刀医生,每天平均要为十几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一个手术1个小时。手术间隙,他还要抽时间去其他科室会诊。

“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午饭经常被省略掉,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赵继义和陈彦东是同一个博导,同学外加同事,每天的手术、吃饭几乎同步进行。赵继义说,陈彦东与主任一组,接诊的通常都是危重病人,他们的病情变化快,压力更大。每一天手术后,陈彦东都不回家,要在医院整理病历到九十点钟,“就算回到家,吃口饭,还得学习”。

据一项调查显示:80%的医生工作中没时间喝水;67%曾连续工作36小时以上;60%黄金周休不到3天;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有人这样描述在三甲医院中和医生偶遇的情景,“只见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间飘过,还没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开外的后脑勺了。”

83%的医生表示身边有同事患了癌症。医生是昼夜节律最紊乱的职业之一,其特殊的工作方式和人体的生理在进行对抗,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病痛,心理冲击比普通人多很多。家庭、医患关系等压力,也给医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

经常熬夜的人,是猝死的高发人群

医生介绍,心脑血管堵塞是猝死最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现在,白领、IT从业者、经常熬夜的人已经成为猝死的高危人群。久坐、抽烟、喝酒、应酬、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使发生猝死的风险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