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的“义乌智慧”:从人心出发 归于制度之顺

2017-08-16 11:53:17作者:lhb来源:未知

中新网金华8月16日电(记者 奚金燕实习生兰成龙)作为社会治理的最末一级和基本单元,乡村治理至关重要,也尤为复杂。

何斯路村 刘璐提供

位于浙江义乌的何斯路村,曾经十分贫穷,民风粗鄙。穷则思变,近十年来,该村大胆探索,以其独特的智慧,总结出了“功德银行+基层党建”的农村基层治理之道。

功德银行教化人心,基层党建聚拢人心,美丽乡村提振信心。如今的何斯路村,村民成了维护乡村稳定、促进乡村发展的中流砥柱,人帮人、户帮户,民风村容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精神富有、生活富裕的强村之路,为众多乡村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本。

何斯路村 刘璐提供

民风粗鄙人心涣散 功德银行教化人心

盛夏的何斯路村,风光秀美,白墙黑瓦,青山巍峨,恍若桃花源。谁又能想到,如此美丽的乡村,十多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何斯路村支书何允辉告诉记者,以前每一次回乡时,都感觉到乡村的贫穷,还有被市场经济所击垮的乡村民风、邻里和睦以及逐渐淡去的孝道,有一幕令他至今都印象深刻。

那是多年前的一天,乡镇干部驱车来村调研,由于村路太窄,车轮不慎陷进了水沟里。而村民只顾在一旁发笑……

看到这一幕,何允辉既羞愧又心痛,一心想要做些什么改变这一切。

于是,何允辉想到了仿照欧洲的时间银行,于2008年发起了功德银行。功德银行采用积分制,村民做了好人好事后,可以通过自己申报、他人汇报、事后补报等多种形式向功德银行申报。

功德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进行核实后,以相应的积分记录在案。与时间银行不同,功德银行不主张助人者支取他人的帮助,旨在通过倡导奉献爱心,在全村形成互助和奉献的意识。

翻开厚厚的功德银行记录册,上面记载着村里300多名户主的姓名,每个名字对应一个账号,下面则记录着每个家庭成员做过的好事。据悉,记录在册的好人好事已达上万件。

如今的何斯路村,在“功德银行”的助推下,做好事已经成为该村村民不假思索的行为,热情淳朴的民风,也成为了何斯路村的独特气质。近十年来,该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甚至连大的矛盾纠纷也没有。

何斯路村古村 刘璐提供

党员带头聚拢人心 引发“蝴蝶效应”

乡村,作为熟人社会,更多是靠人情维系,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党员自然而然成了农村基层治理的中流砥柱。事实上,也正是发挥了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引领,何斯路村才得以破除乡村变革中的阻力及不确定性。

“刚开始推行‘功德银行’的时候,很多村民是不支持的。”何允辉说道,有的村民认为这是在作秀,而更多的村民则认为做好事不该留名。

然而就在推行阻滞不前的关键时期,何斯路村的52名党员站了出来,他们带头做好事,并“存”到“银行”,时间久了,村民也便都参与了进来。

从无人响应到半信半疑再到争先恐后,短短十年时间,一千多位村民都成了“功德银行”的储户。

除了带头在“功德银行”存好事,党员们还在拆违征迁、治水护水、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乡风文明等领域积极带头作为。

年近八旬的老支书何京炉,坚持每天清扫村里一条大路,在他的影响下,全村人再也不乱扔垃圾了,为村里省下了大量的保洁资金。

而村里的老党员何樟根已经81岁高龄,仍活跃在乡村建设的一线。除了在村里的老年大学义务教书,还主动承担起了“乡村导游”一职、村老年协会经济保管员、何氏宗祠宗谱保管员……

“有时也会感到累,但想到自己能为家乡,为村民,为新农村建设出点微薄之力,我觉得值得。”何樟根说。

何斯路村 奚金燕 摄

全民参与共商共建 美丽乡村提振信心

扫除人心蒙尘,扫净乡村污浊,焕然一新的何斯路村正实现着精神富裕的目标。

面对经济水平落后的情况,何斯路村瞅准乡村旅游,建立起龙溪香谷薰衣花园、斯路荷庄、志成湖文化街、何氏家酿黄酒节等乡村旅游综合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游客们涌进何斯路村后发现,村内的文明风尚比风景更让人留恋。来自温州的缪德义在义乌做生意多年,被何斯路村的宁静与淳朴所吸引,租下了一栋房子,举家搬到了这里,成了“新村民”。

“村子现在跟以前真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村民何金仙表示,现在很多村民在村里的薰衣草花园和乡村酒店就可以解决就业,既不需要离开家,又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从寂寂无名到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从贫困村到村民平均年收入达36060元……在独特的乡村治理模式之下,何斯路村的变化堪称巨大。

“治理与管理最大的差别在于,管理就是那么几个人在做,治理则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坦言,现代社会提倡治理,鼓励不同的主体一起参与,共同治理,建设乡村。

在范柏乃看来,何斯路村所探索的功德银行,作为一种农村治理的方式,值得推广。

此外,范柏乃指出,何斯路村的乡村治理之道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他建议,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形成一种民间的道德管束,如评选“十大好人”、减免孩子学杂费、降低入学限制等,“效果更加好了,才能有更多人去做好事。”(完)

原标题:乡村治理的“义乌智慧”:从人心出发 归于制度之顺